“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出自宋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西太·秋早川原净丽》,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
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注释】
⑴西太一:指西太一宫,是为祀太一神而建的祀所。因神所行方位不同,而建于不同地方以应之。西太一宫在汁京西南八角镇,天圣六年(1028)建。王荆公: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⑵川原净丽:原野明净美丽。
⑶风日清酣:言秋雨新晴,风和日美。
⑷剑外:即剑门关以南,指苏轼的故乡西蜀。
⑸池南:一说指池阳县以南,今陕西泾阳西北方,此处代指归蜀之路。一说指凤凰池,中书省所在之地。当时作者任中书舍人。
【翻译】
秋天早晨的原野明净美丽,雨后秋风清爽,阳光妩媚。今后我辞官离京,返蜀耕田,有谁在池南为我送行。
【赏析】
这组诗是少见的六言绝句。王安石的原诗其一明显是抒发怀念故客之情的,而其写景疏略,色彩鲜明,语言清新流丽,实在已是上乘之作。要超越它殊为不易。但是苏轼却敢于在前辈面前写出自己的新语,并且毫不逊色,确实是难能可贵。
第一首诗是写乡关之思,并兼写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意。秋初的山川原野明净而秀丽,雨后的空气清新而酣畅,即勾起作者的怀乡之思。只是如果现在归耕巴蜀,便无人能送作者到池南的归乡路上了。这首诗首先从西太一宫的秋郊美景入题,后笔锋转到怀乡和对王安石的怀念之上,感情的发展流畅而不突兀;比较两诗,王诗写春景,苏轼写秋景,前者写出春和日丽的特色,而后者则完全是秋天清朗的景象,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长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查看全文】
2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更漏子玉炉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 【查看全文】
3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出自宋朝诗人汪藻的作品《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 【查看全文】
4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登新平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 【查看全文】
5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查看全文】
6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