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3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倚剑登高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注释】
  倚剑:佩剑。
  苍榛:丛生的杂草,喻指小人。
  层丘:重叠的山丘。
  琼草:美好的花草,仙草,喻指贤臣。
  鸒斯:鸟鸣,即乌鸦。
  蒿:蒿草。
  盈万族:指数量极多。
  “晋风”二句:谓社会风气日趋浇薄,士大夫深感穷途没落,痛苦不已。《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随意)独驾(驾车独行),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风,借指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翻译】
  身佩宝剑,登高眺望,满目春光,郁郁葱葱。只看见珍稀的琼草隐藏在深沟壑谷,而荆棘败草却长满了阳光灿烂的山丘。西海的凤凰回翔鸣叫,想找栖息的地方却没有珍贵的梧桐树。乌鸦雌雄同居,繁殖后代一窝又一窝。现在已经类似晋朝世风没落时期,怎能让阮籍日暮途穷而不放声痛哭呢。
  【赏析】
  抗志青云之上,身处草莽之间。诗人怀抱利器,却托足无门,这种苦闷的情绪郁结于胸中,久久难以排遣。登高远望,本想释放愁绪,极目骋怀,却不料游目所见,物有所触,竟是忧愁之上更添一层忧愁了。一旦物之所触,情感闸门即刻大开。起句看似平淡,实则不平。下文的抒情平台在这里得以构建,下文的情感基调在这里得以奠定。
  以下六句写登高游目所见之景。这是眼前所见的实景,更是心中所幻的虚景。“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杂草恶木淹没了层层丘台,香草佳木却深深地长在谷底。小人无能,高高居上;君子怀才,却沉沦下僚。“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凤鸟鸣叫于西海之上,意在采集珍异之木;鸒斯蛰居蒿下,只知呼俦引类。庙堂之上,君子空有用世之心,却身无立锥之地;小人唯求一己之私利,却是呼朋引伴,相与为奸。一言以蔽之,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诗人的登高远望奠基于这种情感。六句全用比体,看似在写登高所见之草木虫鸟,其实是以琼草凤鸟喻君子,苍榛鸒斯比小人,反复申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之意。如此不公的社会现实与强烈的用世理想相撞击,心头之痛何其大耶。昔日阮籍携酒驾车,信马由缰,不辨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现今唐世亦如当日之晋世,风俗颓靡,君子途穷,当此之时,我亦有阮籍之悲,从而像他一样穷途恸哭了。
  全诗以“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作引子,中间景物描写上承登台之所见,又比君子失路、小人得道之现实,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诗人情感之所在。末句点破诗意,言今风俗浇薄,君子道消,自己亦如阮籍有穷途之悲了。语言古朴,情深意婉,大有《诗》《骚》之遗风。


相关阅读
1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湘江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注释】 潮:指波 【查看全文】

2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 【查看全文】

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蝶恋花》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 【查看全文】

4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寄崔侍御》,其古诗全文如下: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 【查看全文】

5 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时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 【查看全文】

6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怨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注释】 ⑴试:尝试。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