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注释】
⑴双调忆王孙:词牌名。忆王孙,原为单调三十一字,此扩充为双调。此词词牌原为“怨王孙”,有误。
⑵浩渺:形容湖面空阔无边。
⑶秋已暮:秋时已尽。
【翻译】
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水光山色与人亲近,唉!我也说不清这无比的美好。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眠伏沙滩的水鸟也不回头,似乎怨恨人们归去的太早。
【赏析】
词的上片写初到湖上的感受,下片写归时的心情。起句写湖。从语气上看,初去时真是秋高气爽,日丽晴和,那辽阔的湖面上,水波不兴,平如明镜,湖光澈能,景色触和。忽然风起,吹皱湖水,层层涟漪,荡漾开来,激起浪花。因此说“湖上风来波浩渺”。“风来,”是事物变让的起因,对游人的印象较深,所以特地拈出。
次句写荷。“秋已暮”,就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中语),用以点明节候。这时湖中荷花已经葵谢,枝叶开始凋零,只有残存着的红花点点,不时散发出断续余香,整个湖面上呈现出一派秋日萧瑟的气象。
但,这无损于湖上的秀丽风光,它仍然是如清人刘凤浩咏湖诗说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刻虽因节候不同,有所变化,但湖上景象仍然一样。尽管荷花色褪,乃至零落,而群山诸峰,倒影湖中,特别是遍山红叶与湖边垂柳,交相映衬,更加妩媚。树上鸣禽,叽叽喳喳;洲渚鸥鹭,负日眠沙;一动一静,饶有情趣,在给人以快慰之感,极尽游赏之乐,真有说不尽的无穷好。
“水光山色与人亲”是词人在凝神观照事物时所得最突出印象,“说不尽、无穷好,”是她陶醉于景色后的深刻感受。这两句语虽直率、浅近,却饶有韵味。它体现出词人游赏时怡然自得的欢悦心情和她那开朗乐观的内心世界。在这里,作者把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主观意识赋予了客观存在的景物,分明是自己爱好“水光山色,”却偏说“水光山色与人亲。”移情于物,融情于景,使无情事物有情化。虽是有我之境,却较之后来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更加超脱,更加优美。
相关阅读
1 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洞仙歌芳辰良宴》,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 【查看全文】
2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出自清朝诗人夏完淳的作品《即事战苦难酬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 【查看全文】
3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出自宋朝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过苏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 【查看全文】
4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出自唐朝诗人司空曙的作品《金陵怀古辇路江枫暗》,其古诗全文如下: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注释】 (1)辇路:皇帝乘车 【查看全文】
5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世道日交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 【查看全文】
6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出自宋朝诗人赵令畤的古诗作品《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