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4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苏幕遮·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释】
  ⑹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⑺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经音义》有“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⑻王孙:贵族公子。
  ⑼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翻译】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赏析】
  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末二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之意。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落尽梨花春又了”,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全词结尾处的“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
  梅尧臣在艺术上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首词用“平”“烟”“萋萋”,状草之形;用“碧”“嫩”“翠”,状草之色;又用映衬手法传写出草之神与情,或实或虚,都鲜明如画,历历在目。词中抒写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绪,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微微透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因此这是一首较好地体现了作者自己的艺术主张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出自宋朝诗人王安国的作品《清平乐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 【查看全文】

2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四块玉旧酒投新醅泼》,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酒投,新醅泼,老 【查看全文】

3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 【查看全文】

4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出自唐朝诗人马戴的古诗作品《落日怅望》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 【查看全文】

5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出自唐朝诗人黄巢的古诗作品《题菊花》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 【查看全文】

6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