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
⑸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欹:靠着。
⑹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⑺夜阑:夜深。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翻译】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赏析】
下“酒意诗情谁与共?”这近乎内心独白的一句,便把别后相思与失落之感直接道破了。但这句貌似直露,实则含蓄,其中高度凝炼地概括了赵李二人夫妻生活所独具的丰富内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是诗人和学者。论创作天才,赵不及李;讲学者气质李逊于赵。李清照天才秀出,其作品“俯视巾帼”、“压倒须眉”;赵明诚治学精慎,每能“援碑刻以正史传”;夫妻各有所长,巧妙互补,达到了“意会心谋,目往神授”的入化境界。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为他的学术著作《金石录》所写的《后序》中,就曾深情地追怀他们共同创造的、交织着文艺、学术、爱情的美好经历。结婚之初,赵明诚还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先出”,就往往“质衣取半千钱,步火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后来赵明诚出为郡守,更是“竭其俸入”,以贿金石、图籍,就连李清照也为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而以摩蕊彝鼎,校勘史传,指摘疵病,其析疑义为最大的乐趣。所以“酒意诗情谁与共冬决不是寻常士大夫的花前月下,浅醉低吟,而是指更深刻、更丰富、更高雅,甚至更崇高的精神生活。这种生活的暂时中断,怎能不令人感到难以忍受的精神失落?所以难怪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而不胜负荷了。
下片选取了闺中生活的三个典型细节,分层次、多侧面地刻画了李清照的孤寂情怀。乍试夹衫,山枕独倚,夜弄灯花,把“酒意诗情谁与共”的内心独自;化成了生动的视觉形象。特别是最后两句,借用古人灯花报喜之说,其深夜剪弄,就不只为了消解浓愁,而更透出了对丈夫早归的热切期待。
下此词很难确切系年,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在有的版本中,题作”离情“或”春怀“。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相关阅读
1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题苜蓿峰寄家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注释】 【查看全文】
2 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诗句到梅花。春风十万家。时籍中有放自便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诗句到梅花。春风十万家。时籍中有放自便者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菩萨蛮和卢国华提刑》,其古诗全文如下: 旌旗依旧长亭路。尊前试点莺花数。何 【查看全文】
3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黄陵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注释】 ⑴莎草 【查看全文】
4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谒金门秋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 【查看全文】
5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途经秦始皇墓》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注 【查看全文】
6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