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55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注释】
  ①平章:议论,筹划。公事:指对金作战的国家大事。
  ②分付:安排,处理。
  ③“记得”二句;指靖康之变后在河北、山西等地结集的抗金义军,其中有不少归附东京留守宗泽。
  ④把作:当作。握蛇骑虎:比喻危险。
  【翻译】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谈笑间,平定齐鲁。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
  【赏析】
  上阕起以问句,从“北望神州路”落笔,一开始就把读者卷入异族侵逼、江山颓败、社稷倾危之际南宋朝野两等人士、两种主张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爱国志士引颈翘盼尽早收复中原沦陷之土,一方面却是偏安朝廷高位重臣的一味主和,这种国势与国策的相悖直令作者忧心如焚,由“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这一问句,抖落出一片忧虑、急切而又无奈之情。
  起首以设问造势,既直露了作者愿望与现实冲撞下的不平心境,又造成行文上的引弓待发之势。作者没有紧接上句设问作答,而是让思维的流程回溯到宋初的一段史实,以对比来抒怀——当年老将宗泽率领宋军大败金人、驾驭太行的伟绩,令人感奋;今日朝廷既外困于异族,又内惧于义军的“握蛇骑虎”的窘境,更令人慨叹。这种历史与现实并合、交错的写法,使词的时空范围得以拓展,作者的忧时爱国之怀,正是在这种对历史的钦慕与对现实的感喟中见于纸笔。接着几句,写作者勉慰鼓舞朋友,表现出坚持联合北方义军共同抗侮、收复失地的希望与信念。笔墨之间,豪情横溢。


相关阅读
1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查看全文】

2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出自唐朝诗人李隆基的作品《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 【查看全文】

3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女冠子四月十七》,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 【查看全文】

4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野人送朱樱》,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 【查看全文】

5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出自唐朝诗人谢朓的作品《王孙游绿草蔓如丝》,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注释】 ①蔓:蔓延。 ②英:花。 【查看全文】

6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李都尉古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