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56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释】
  ⑹酹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⑺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⑻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⑼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赏析】
  下片的描写是从上片过渡而来,紧密相连,却又是全新的状态,全面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界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
  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相关阅读
1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宿紫阁山北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 【查看全文】

2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 【查看全文】

3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出自唐朝诗人阎选的作品《河传秋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 【查看全文】

4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江上吟》第六句,其全文如下: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 【查看全文】

5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出自南北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幽州马客吟歌辞》,其古诗全文如下: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荧荧帐 【查看全文】

6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