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责子·白发被两鬓》,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释】
⑴责子:对儿子的责备、批评。
⑵被:同“披”,覆盖,下垂。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
⑶肌肤:指身体。实:结实。
⑷五男儿:五男儿: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这首诗中皆称小名。
⑸好:喜欢,爱好。纸笔:这里代指学习。
⑹二八:即十六岁。
⑺故:同“固”,本来,一向。一作“固”。无匹:无人能比。匹,字形近于“二”、“八”之合,这里用了析字的修辞法。
【翻译】
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四岁。
此诗先说自己老了:“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好,特别是后一句说自己肌肤松弛也不再丰满了,这话少见有人道出。后面是写儿子不中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一笔五个儿子不喜读书,不求上进。下面分写:“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舒是老大,十六岁了,而懒惰无比。“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阿宣是老二,行将十五岁了,就是不爱学写文章。这里语意双关,到了“志学”的年龄而不志于学。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雍、端两个孩子都十三岁了,但不识数,六与七都数不过来。“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是老五,快九岁了,只知贪吃,不知其它。“垂”与前“行”义同,都是将近的意思。按,这里用了“孔融让梨”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谓孔融四岁时就知让梨。而阿通九岁了却是如此,可见蠢笨。作者将儿子一一数落了一番后,感到很失望,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两句意思是:假若天意真给了他这些不肖子,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凉思》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 【查看全文】
2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 【查看全文】
3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除夜对酒赠少章》,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 【查看全文】
4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出自唐朝诗人司空曙的古诗作品《别卢秦卿》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注释】 1、无将:不要回绝 【查看全文】
5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临江仙闺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 【查看全文】
6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唐朝诗人翁宏的作品《春残又是春残也》,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