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15

  “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有感·儿童鞭笞学官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
  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
  儿曹相鞭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满地。
  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注释】
  ⑴儿童:一作“群儿”。鞭笞:鞭打。
  ⑵翁:父亲。傍:即“旁”。鞭:用作动词,鞭打。下文两个“鞭”字意同。笑侮:嘲笑戏弄。《晋书·刘毅传》:“陈平、韩信,笑侮于邑里,而收功于帝王。”
  ⑶坐曹: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汉书·薛宣传》:“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呵:呵斥。
  【翻译】
  儿童手拿鞭子,正在鞭打“犯人”,父亲怜爱不懂事的孩儿,在一旁用嘲笑侮辱的语言教育孩子。那父亲为官坐在衙门里边,对那些犯人们连鞭打带呵斥的,他的做法,比起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们,能好得了多少?儿童打“犯人”,儿戏而已,而他父亲鞭打真的犯人,把人打到皮开肉绽鲜血满地。同为鞭笞人的戏剧到底是谁最早演习的?我笑对老翁说:“还是您儿子比您更好!”
  【鉴赏】
  这是一首饶有趣味的讽刺诗,是讽刺官僚作威作福、虐害人民的作品。
  游戏其余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的游戏可以反照出现实社会的影子。“群儿鞭笞学官府”,官府有所行,以至于为群儿普遍仿效,这本身即构成对官府的一种绝妙的讽刺。诗人起笔即感于斯,发于斯,成为全篇立意之所在。然而,一般性的讽刺缺乏深度和力量,文学作品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具体反映抽象。于是,接下来诗人轻轻拈出一“翁”字。这个“翁”,出场时作者先不明说。“翁怜痴儿傍笑侮”,此翁虽不理解儿童游戏的心理,然而忠厚长者之态可掬。下文才说,原来笑儿童游戏为“痴”者,竟是儿童游戏模仿的对象,即“坐曹鞭复呵”的官翁自己,这是绝妙的嘲讽。


相关阅读
1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月十五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查看全文】

2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词作品《玉楼春》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 【查看全文】

3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出自当代毛泽东的古诗作品《采桑子重阳》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 【查看全文】

4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 【查看全文】

5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竹枝词竹枝苦怨怨何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查看全文】

6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无题》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