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15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溪上遇雨·回塘雨脚如缫丝》,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翻译】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这首《溪上遇雨》就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极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相关阅读
1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查看全文】

2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出自宋朝诗人苏辙的作品《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 【查看全文】

3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出自春秋诗人佚名的古诗作品《击壤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注释】 壤:据论是古代儿童玩 【查看全文】

4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 【查看全文】

5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赠郭给事》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 【查看全文】

6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出自汉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刺巴郡守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