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18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注释】
  ⑴凤尾罗:凤文罗。《白帖》:“凤文、蝉翼,并罗名。”
  ⑵碧文圆顶:一种碧青色波纹圆顶百折罗帐。
  ⑶扇裁月魄:班婕好《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扇裁即团扇;月魂:指月。羞难掩:乐府《团扇郎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翻译】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鉴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相关阅读
1 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鼻騧》,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 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 【注释】 白鼻騧:白鼻黑喙 【查看全文】

2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出自唐朝诗人崔曙的古诗作品《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 【查看全文】

3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出自唐朝诗人刘昚虚的作品《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 【查看全文】

4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 【查看全文】

5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念奴娇鸟儿问答》,其古诗全文如下: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 【查看全文】

6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