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9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竹·入水文光动》,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释】
  ③锦鳞:鱼。
  ④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衬,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梁、两梁的制度。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引徐广《舆服志杂注》:“天子杂服,介帻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三梁进贤冠。”李贺是“王孙”,故自谓用三梁。
  【翻译】
  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绿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摆,轻轻动荡……露珠在长满竹笋的林间小道闪着光亮,那绿色的苔藓,正轻轻擦着竹根上的白霜。竹子可织成竹席送给美丽的姑娘纳凉;也可以裁制成钓竿,钓上大鱼几筐。听说三梁冠帽子的衬里用竹做成,我砍下一节竹子准备献给王孙戴上。
  【鉴赏】
  诗的后四句又换了一种笔法,写竹子的功用,并寄寓感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来钓鱼(“锦鳞”)。但这还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夸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制作贤冠上的横梁。《周书》载:“成王(姬诵)将加玄服,周公(姬旦)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舆服志杂注》:“天子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三梁进贤冠。”“梁”指帽子里面硬的横衬,以竹为之。这似为此诗末二句之所本。很显然诗人是有所寄兴的。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这些怎能不令诗人歆羡和感慨呢?诗人怀不世之才,常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虽曾官奉礼郎,但位不过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亦不过是“臣妾气态间,惟欲承箕帚”而已,终无能为。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于吟物之中连类而及,也是很自然的了。
  李贺之诗,虽然笼统地说,其光怪陆离、虚荒诞幻,是深得楚骚之真传,但细致说来,又有所区别,大抵长篇歌行,近于楚骚和汉魏乐府歌诗,而五言律绝,则更类似于齐梁间诗,显得明艳浓丽。此诗亦是如此,尤其是五、六句,活脱脱齐梁口吻。但李贺此诗并不止于咏物,而是将自己的情志编织于其中,因此与齐梁诗那种无聊至极的香艳软媚不同,这也该是李贺此诗的成功之处吧。


相关阅读
1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苦寒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 【查看全文】

2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高阳台宫粉雕痕》,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 【查看全文】

3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梅轻盈照溪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 【查看全文】

4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九日蓝田崔氏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 【查看全文】

5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查看全文】

6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蝶恋花春景》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