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4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注释】
  卢衡州:名字不详,当为出守衡州刺史的卢姓友人。衡州,今湖南衡阳市。
  临蒸:衡阳旧名,县城东傍湘江,北背蒸水。
  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雁几行:衡阳有回雁峰,相传每年秋天大雁南飞至此不再南去,到第二年春天再往北飞。这里一则劝慰卢衡州莫叹南方之炎热,一则询问秋来大雁来衡的景况。
  林邑:古地名,治所北临骥州,在今越南境内。
  戟:古兵嚣的一种,长杆顶端装有月牙形的利刃。
  牂牁:古郡名,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又,水名,即牂牁江,流经广西,至广州入海。
  【翻译】
  你处在临蒸,也用不着叹息身处在炎热的南方,秋天到来时还有几行大雁到你那里栖息。真正的南方,像林邑,曲折的山势像剑戟般高耸;像牂牁,南流的水像开水一样滚烫。正是淅沥的芦苇含着秋雾的时候,也正是玲珑的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之际。我虽然不是江南白苹洲般的游客,仍然寄上这首诗,来表达对潇湘水边的你的遥远祝福。
  【鉴赏】
  首联点出友人在之前的来信中讲了很多有关衡阳这个地方不好的牢骚话,表示难以忍受衡阳这个地方。诗人回信后告诉他不要这样悲观地想。秋来雁至,正好可借雁寄语。
  颔联写出柳州地形复杂,气候炎热,若拿柳州与衡阳相比,环境更难以忍受,然而诗人自己都已经适应了,那么友人就不应该再有不满的情绪了。


相关阅读
1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 【查看全文】

2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出自宋朝诗人邵雍的作品《插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 【查看全文】

3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 【查看全文】

4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查看全文】

5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古别离欲别牵郎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查看全文】

6 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献始兴公》,其古诗全文如下: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