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4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其古诗全文如下: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忆元龙。
  【注释】
  ⑴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兄弟之间的排行。吕衡州:即吕温,生前为衡州刺史,故称吕衡州。李、元二侍郎:指李景俭和元稹,当时同被贬在江陵。
  ⑵天柱峰:衡山群峰之一。
  ⑶青简:竹简,古时曾用竹片书写文章和典籍。
  ⑷景钟:大钟,有些古钟上刻有铭文,记载当时的某些大事和人物的功绩。
  【翻译】
  南岳衡山倒塌了天柱峰,闻噩耗士人相逢悲泪涌。可惜吕公只有文章传后人,不能显身手建功业名刻景钟。一身清贫在身后陋室空空,魂寄异乡坟茔如青崖高耸。遥想诸君相聚论当世英豪,多少回长叹息失却了吕公。
  【鉴赏】
  公元811年(唐元和六年),时任衡州刺史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吕温去世,年仅40岁。吕温和柳宗元是同乡,他的继母出于柳氏,因此和柳宗元还是中表亲。吕温少年有为,有济世之志向才华。柳宗元对他的抱负、才能、学问、文章都极推崇,他在《祭吕衡州温文》中说:“宗元幼虽好学,晚未闻道,洎乎获友君子,乃知适于中庸,削去邪杂,显陈真正,而为道不谬。”吕温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被贬为道州刺史,两年后又转衡州刺史。衡、道两州都与永州紧邻,时柳宗元在永州贬所,自然与吕温交往较多。柳宗元失去了这样的挚友和同志,悲痛万分,为了追悼他,称赞他,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和刘禹锡的悼诗,故称“同刘二十八”。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南岳天柱峰崩摧,突出吕温的享誉之高、影响之大。鲜明的意象,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魄。“士林憔悴泣相逢”则直接写众人的悲痛,以“憔悴”二字写其形容,以“泣”写众人相逢时的情景。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说:“君之卒,二州之人哭者数月。”“余居永州,在二州中间,其哀声交于南北,舟船之上下,必呱呱然,盖尝闻于古而睹于今也。”这些情景,柳宗元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铭之于心,记之于文。可见吕温之死在当时影响之广。一个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吏,能如此深受人民爱戴,实属难得。
  诗的颔联,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写道:“君之文章,宜端于百世,今其存者,非君之极言也,独其词耳;君之理行,宜极于天下,今其闻者非君之尽力也,独其迹耳。”在柳宗元看来,吕温的文章足以流传后世,吕温的政绩足以功盖当朝,但吕温还远远没有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这个时代,没有让他大显身手建立功名。这既是对吕温的高度赞扬,也是慨叹吕温的生不逢时,同时还暗含对自身遭遇的感喟。


相关阅读
1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湘月五湖旧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 【查看全文】

2 谁信门前车马隘。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信门前车马隘。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出自宋朝诗人毛滂的作品《天仙子景物因人成胜概》,其古诗全文如下: 景物因人成胜概。满目 【查看全文】

3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晚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 【查看全文】

4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方响》,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 【查看全文】

5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 【查看全文】

6 织锦裁篇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织锦裁篇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燕归梁织锦裁篇写意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锦裁篇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