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48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泊岳阳城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释】
  (1)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2)逾:越过。
  (3)仅:几乎,将近。
  【翻译】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
  【赏析】
  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也是很迷茫的。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 仗,“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非常贴切。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相关阅读
1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 【查看全文】

2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汉乐府的古诗作品《十五从军征》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查看全文】

3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出自唐朝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 【查看全文】

4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出自唐朝诗人、文学家李白的古诗作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 【查看全文】

5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 【查看全文】

6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出自唐朝诗人欧阳炯的作品《南乡子路入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