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蓝溪水,无人不夜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2

  “今日蓝溪水,无人不夜鱼”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送李明府去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谤言三至后,直道叹何如。
  今日蓝溪水,无人不夜鱼。
  【注释】
  ⑴明府:官名。去:辞去。去官,即罢官。
  ⑵谤言:诽谤诋毁人的谗言。三至:语出《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⑶直道:正直之道,此指行直道的人。何如:如何,怎么样。
  ⑷蓝溪水:泛指蓝田县的山水土地,借指蓝田县。
  ⑸鱼:一作“渔”,渔猎,此处有掠夺之意。
  【翻译】
  诽谤诋毁人的谗言说了三遍后,谗言也就变成真的了。贤明之官遭谤去职,正直的人又将如何呢?清明的李明府去官之后,你看今日蓝田县的蓝溪之上,夜里无处不有人在渔猎。
  【赏析】
  此诗开篇首句点出李明府“去官”的原因,乃是小人谗言诽谤所致,字里行间,饱含了诗人的惋惜和愤慨之情。“三至”里暗用典故,点明李明府是忠而被贬。《战国策·秦策》载,相传曾参居住在费邑时,有一个与他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你儿子杀人了!”正在纺织的曾母说:“我儿不会杀人的。”接着继续织布,镇定如常。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你儿子杀人了!”曾母还是安稳地织布。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你儿子杀人了!”曾母听了便惊慌起来,扔下布机的梭子跳墙逃走了。曾参的母亲虽然对儿子很了解,然而三个人接连用不真实的话来对她说,就连慈母对自己的儿子也不相信了。后来便以“三至,投杼,谗言三至”比喻谣言重复次数多了便能动摇人心。次句设问,直抒胸臆,感叹忠而被谤,官场险恶,对黑暗的现实和腐败的政治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后两句掉转笔锋,描写今日蓝溪水,既写出蓝溪遭受掠夺之惨,同时也反衬李明府之清正贤明,照应诗题。
  这首诗言简意赅,直抒胸臆。诗中对谗言害人,直道难行的社会黑暗现实,对朝廷听信谗言,迫害贤臣的腐败政治,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对朝廷亲小人、远贤臣的严重后果直言不讳地进行暴露和直述。这种直面人生、敢于正视现实的作品,在钱起的作品中并不多见。


相关阅读
1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出自宋朝诗人王埜的作品《西河天下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 【查看全文】

2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南流夜郎寄内》,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3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出自于诗经作品《鱼丽》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 【查看全文】

4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词作品《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 【查看全文】

5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富平少侯》,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 【查看全文】

6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古荣荣窗下兰》,其古诗全文如下: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