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2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送安律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
  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
  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
  【注释】
  ①安律师:僧名,未详何人。律师,善解戒律者之称。《涅檠经·三》曰:“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
  ②雪山人,指独修苦行、勇猛精进之僧徒。“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心地观经·序品》)
  ③水中应见月:水与月之关系,佛教常用之比喻。首先以喻诸法皆幻,如水中之月。其次以月喻佛身,以水喻众生之心,谓一佛能应众生之心而化现种种身影。“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众水。”
  【翻译】
  出家尚在童子时,勇猛精进雪山人。长路独行经千里,孤云作伴惟一身。观法如见水中月,无心不为草伤春。林中坐禅人空境,心中你将何物亲。
  【鉴赏】
  回忆过去的相知,展望未来的旅程,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但这首送别诗中那深妙玄微的禅意,远非一般送别诗可比。起句为一般性叙述,似平淡而实奇崛。禅门中特重童子出家,重天然一片未被污染的纯洁心灵,再加以雪山大士勇猛精进之功,则安律师入道自已精深矣。中晚唐有以律抉禅者,安律师便是禅戒并行之人。颔联写安律师之行沉郁幽寂。千里孤行,见其精猛;白云作伴,见其高洁。既已写其经历,复写其胸次。一路上“你”能见水中月,它或会使“你”解悟诸法皆幻,或会使“你”领悟佛身常静满,既如此,“你”自然不会为春草易凋而凄然伤神。“你”既不于一切境上起心、不于一切景上生情,林下坐定,“你”是否晏如,“你”禅定的旨向是什么。这结句的一问,给小诗增加了玄远深妙的含蕴。作者通过遥想一位高僧孤独、冷清地走过一路春光最后空林入定,表现对孤寂的远行者不牵恃于物的敬羡及对其恐难绝情于物的不安。


相关阅读
1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沁园春孤馆灯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 【查看全文】

2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 【查看全文】

3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查看全文】

4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思远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 【查看全文】

5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美人出南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 【查看全文】

6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零陵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