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作品《度破讷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释】
①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新唐书·地理志七》
②鸊鹈泉:泉水名
【翻译】
在破讷沙沙头大雁正在飞,在鸊鹈泉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
【鉴赏】
诗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这两句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异曲。不过“月黑雁飞高”用字稍刻意,烘托出单于的惊惧同工;“雁正飞”措词较从容,显示出凯旋者的气派,两者感情色彩不同。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
清人吴乔曾说:“七言绝句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围炉诗话》)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相关阅读
1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苦寒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 【查看全文】
2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查看全文】
3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 【查看全文】
4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春日游罗敷潭》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查看全文】
5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调笑令边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 【查看全文】
6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氓》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