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04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其古诗全文如下: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注释】
  贵为德:重视实行德政。
  富春秋:年岁还多,即年富力强。富春秋,谓年少。《汉书·高五王传》:“皇帝富春秋。”颜师古注:“言年幼也。比之于财力,未匮竭,故谓之富。”
  洞彻:通达事理。犹通达。
  清识:清明的见识。
  操持:掌握、管理。
  纲纪:指法制伦常。《白帖》:“录事参军,谓之纲纪掾。”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操持纲纪,纠弹贪污,正须正直的人,故曰喜见。
  朱丝:染成朱红色的琴瑟弦,这里喻指正直无私。
  当令:当使。
  豪夺吏: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
  无颜色:脸面。意谓使污吏害怕,不敢恣意侵渔百姓。
  必若:若要。如果一定要。二句可谓一针见血。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后民生凋熬。
  蟊贼: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诗经》:“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注:“食根曰蟊,食节曰贼。”黄生云:“军国事繁,征求固所不免,尤苦贪墨之吏,从中更朘削耳。有同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必若二语,亦无奈何中作此痛哭流涕之论耳。
  大江:指岷江。
  高天:上天。
  行行:连续不断。
  树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
  【翻译】
  国家命运仍很艰难,战争连绵至今未断。全国各地哀声遍野,十年军用征敛不堪。众官致力宰割剥夺,无暇忧及民心思叛。横征暴敛名目繁多,贤者重视以德为先。韦生你正年富力强,通达事理识见不凡。前去掌管荆法纲纪,喜你执法正直不偏。定使那些贪官污吏,从此之后再无脸面。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贼应先惩办。洒泪送到岷江边上,上天也觉无限伤感。你去做出良好政绩,安慰我的深情忆念。
  【赏析】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诗人称赞友人见识卓绝、正直无私。“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表露出诗人把友人列为“贤者”,希望友人救民于水火,惩治贪官污吏。“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二句,正面表达了诗人“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揭示了封建官吏“盗贼本王臣"的罪恶本质。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挥泪临大江”,大江的奔流犹如诗人的泪水,“高天意凄恻”,诗人的凄恻之情就像浩渺的天空,流露出诗人关切人民痛苦,对韦存在着很大希望,故既告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这挥泪,不只是为私人交谊。“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写出了诗人利用友谊来勉励对方,希望韦讽此去不断的为人民做点好事。把诗人的友情和忧国优民之情糅合一体,水乳难分、似漆如胶。
  此首送别诗,概括描写了战乱中人民的苦恨,揭露了当时社会横征暴敛的真实情况。言辞犀利,感情强烈,内容深刻,气度恢宏。


相关阅读
1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2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寒食雨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 【查看全文】

3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构法华寺西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 【查看全文】

4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和乐天春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查看全文】

5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 【查看全文】

6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美人出南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