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7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清溪半夜闻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注释】
  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竹笛。原出于古羌族,故称《梅花引》,古曲名。
  吴溪:指清溪,古属吴。
  陇水:即《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陇头歌辞》:“陇头流水,呜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陇州有陇坡(在今陕西陇县),山势高峻,坡上有清水从四面下注。离家游子行经此地唱出悲歌称《陇头流水歌》。
  “寒山”句: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满明月。”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李白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
  【翻译】
  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
  【赏析】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以铺叙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羌笛笛声哀怨、陇头流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诗中荒凉壮丽与哀怨婉转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诗人夜半闻笛声,或许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调,或许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调,但诗人联想到悲愁的身世和处境,从而引发了悲愁之情。《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可见陇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之句,可见这里的“清溪陇水情”乃是断肠之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此处的寒山当在秋浦,而玉关声应该是使人肠断的悲声,因“春风不度玉门关”,亦表达出诗人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月光、流水、笛声、断肠人便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素。
  从此诗可以看出羌笛已经和表现征战之苦、思乡之痛 的《从军行》、《度关山》联系起来了,集中表现家国之思、思乡之痛。这主要是因为羌笛多与出塞、关山、陇头水等边塞的地名相联系,而这些地名令人自然而然想起荒凉的边关塞漠、流血厮杀的战场、久戍边疆未归的将士。而诗歌的基调是低沉的、伤痛的。


相关阅读
1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 【查看全文】

2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出自唐朝诗人寒山的作品《杳杳寒山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查看全文】

3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 【查看全文】

4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观胡人吹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 【查看全文】

5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出自唐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半死桐》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 【查看全文】

6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赠柳章台从掩映》,其古诗全文如下: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