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注释】
⑾买名,骗取虚名。
⑿谢公:指晋太傅太保谢安。安,少有重名,累辟皆不起,每游赏,必携妓以从。年四十,方有仕官意。桓温请为司马。简文帝死,桓温欲篡晋,以势劫安,安不为所动,温谋终不成。后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一心辅晋。太元八年苻坚攻晋,加安征讨大都督,以总统淝水之战功,拜太保。卒赠太傅。
【翻译】
您因怀念久别的颖水,又要回到颖水源头鲁山归隐去了。颖水边不要像许由那样用清水洗耳,您要洗一洗自己的心。洗耳只不过是徒买虚名,洗心才能心纯情真。高隐东山的谢公究竟要被起用的,因为他忘不了解救苍生的重任。
【赏析】
“忽复归嵩岑”,“忽复”两字表现出人的个性和情态,十分洒落、爽快,看淡功名富贵尽在不言之中了。“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许由洗耳的典故,用得灵活入妙。诗人在这里把许由这位上古的高士,临时拉来指桑骂槐,这是因为唐代以隐居为手段达到向上爬的目的之人,大有人在。李白很鄙视这种假隐士,所以他说不洗心而只洗耳,是矫情作伪,欺世盗名。诗人认为不论是进是退,是隐居还是出世,只有真正有经世济民的抱负和才干的人,才是超越流俗的大贤。李白平生最仰慕的古人之一谢安,正是这种典型。“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末句是诗人与友人临别赠言,相互劝勉、慰藉之词,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王夫之说这首诗“托体高,著笔平”。所谓“托体高”,就是说这首诗以立意取胜;“著笔平”,也就是用语朴实。这种写法,质朴自然,不加以藻饰,直抒胸臆,是汉魏风骨的继承。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浑成,即全篇作为一个整体,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使读者想象和体会到诗人的胸襟气度、思想感情。由于诗的概括力很强,把丰富的思想感情紧缩在具体的形象之中,所以内容上十分有味。这首诗,决不是那些用词雕琢、一味铺陈语言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出自清朝诗人厉鹗的作品《灵隐寺月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 【查看全文】
2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江上吟》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 【查看全文】
3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 【查看全文】
4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出自唐朝诗人赵翼的作品《论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翻译】 大自然和人 【查看全文】
5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沙丘城下寄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 【查看全文】
6 人闲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闲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宴清都连理海棠》,其古诗全文如下: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