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7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注释】
  柘:树名,树叶可口养蚕。
  平芜:杂草丰茂的原野。
  渌:清澈。
  镜湖:即鉴湖。其水清,澄明如镜,故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过江去:指过长江到江南去。
  踟蹰:徘徊不进的样子。
  【翻译】
  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云边喝酒,岂不痛快?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总是要过长江到江南去,到镜湖看看。但我十分爱恋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
  【赏析】
  中间两句再写诗人登台眺望所见的景象,并且在高台置酒,一 边看琴台的美景,一边开怀畅饮。其今写台上所见之景,妙在诗人抓住了秋日天高云淡、视野辽阔的特点,无论是秋云秋树秋山秋木,还是遥遥与台相对的战地都历历习见。使得诗中景象明朗,场面阔大。而象“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等句,一句诗就是一幅秋色图。如此写法,既写出了半月台形胜所在,也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赏爱之情。
  最后两句写到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但诗人更钟情于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踟蹰”两字:徘徊不进的样子,说明诗人正处于徘徊不进的状态,虽然对浙江镜湖的景色有所向往,但单父的美景更令人陶醉。以此衬托了诗人对半月台的依恋不合之情。


相关阅读
1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 【查看全文】

2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 【查看全文】

3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佳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查看全文】

4 紫云楼阁燕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紫云楼阁燕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出自宋朝诗人谢翶的作品《过杭州故宫紫云楼阁燕流霞》,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云楼阁燕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查看全文】

5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听张立本女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查看全文】

6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出自于诗经作品《湛露》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