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42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两鬓入秋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翻译】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赏析】
  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
  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相关阅读
1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 【查看全文】

2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秋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 【查看全文】

3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石犀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 【查看全文】

4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初秋夜坐赠吴武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 【查看全文】

5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 【查看全文】

6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春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