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际秋虫鸣,疏林方寂历”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田家·篱落隔烟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林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依壁。
里胥夜经过,鸡粟事筵席。
各言长官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注释】
⑴篱落:篱笆。烟火:指人家。这两句是说,篱笆把一家家隔开,傍晚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交谈。
⑵庭际:院落边。疏麻:麻名。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王逸注:“疏麻,神麻也。”这里泛指一般的苎麻。方:正。寂历:寂静。
⑶尽输税:全部拿去交了税。机杼:指织布机。空倚壁:空空的靠在墙边。
⑷里胥:乡村小吏。事:备办。
⑸峻:严厉。各言长官峻:指来的里胥是一批,他们各自都说官长严厉。文字:指文书。督责:督促,责备。
【翻译】
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院边秋蝉叽叽叫,无风苎麻正寂寂。收下蚕丝尽交税,空留布机斜倚壁。乡村小吏夜到来,杀鸡煮饭备筵席。都说官长心真狠,常有文书来责督。车陷泥潭不能出,东乡交租稍延误。官府从来不宽恕,肆意鞭打血肉糊。千万备好田租赋,免得皮肉也受苦。交纳新税就在即,唯恐重蹈东乡路。
【赏析】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优良传统。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不仅对民众的实际生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感情上得以和普通劳动者交流和交融。
诗歌的前四句描写的是一幅傍晚时农人交谈的图景。篱笆、庭院、秋虫、疏麻、人家。农人们劳动了一天,傍晚时分相聚一起交谈,是一幅十分恬静的农家生活图景。可是,“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这就是农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秋虫鸣”、“方寂历”就不是农家的恬静的生活图景,而是一幅“聊就空舍眠”的冷清、凄凉、死寂的可悲情景,这里再次出现了“空”字和“尽”字,同样强烈地传达出农民心中的无限辛酸。已经到了“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的地步,但“里胥夜经过”,还要“鸡黍事筵席”。“夜经过”三字看来写得漫不经心,却正好说明了里胥们的骚扰已成惯例,毫不使人感到意外;“事筵席”三字同样深刻揭示了里胥们平日的作威作福,以及农民对他们又恨又怕的心理。足见官吏凶残的嘴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封建官吏的憎恨之情。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凉州郊外游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 【查看全文】
2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路六侍御入朝》,其古诗全文如下: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 【查看全文】
3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查看全文】
4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古诗作品《送魏大从军》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 【查看全文】
5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6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行香子秋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