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52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作品《辽西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注释】
  ⑺日:即天天。
  ⑻沙虚:指沙土不结实。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一作“金甲”。
  ⑼春服:春日穿的衣服。谁为成:意即谁来做,一作“与谁成”,又一作“谁与成”。
  ⑽洛阳使:指前往洛阳的使者。
  ⑾边塞:一作“边戍”。
  【翻译】
  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
  【赏析】
  “寒衣着已尽,春服谁为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四句意为: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这四句即景抒情。“寒衣”二字,呼应开头次句“残雪冻边城”。寒衣已尽,春服无着,戍边生活倍加艰辛,却无人知晓、可怜。“春服谁为成”,采用疑问语气,意即没有做成,自然引出结句寄语洛阳使,亦即寄语朝廷,要体恤边关将士的辛苦。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深切同情。
  这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语言平实,层次清晰,格调刚健,境界沉雄,饱含深情,意在言外,可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相关阅读
1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 【查看全文】

2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出自宋朝诗人张抡的作品《踏莎行秋入云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 【查看全文】

3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喜迁莺街鼓动》,其古诗全文如下: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 【查看全文】

4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古荣荣窗下兰》,其古诗全文如下: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 【查看全文】

5 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柳边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柳边楼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月中行和黄复庵》,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 【查看全文】

6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出自宋朝诗人米芾的作品《望海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