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52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长歌续短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兰,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月明落石底。
  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注释】
  长歌续短歌:题目从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化出。
  长歌二句:互文的修辞手法,长歌短歌,唱破衣襟,吟断白发。
  秦王:指唐宪宗。宪宗当时在秦地,所以称为秦王。
  旦夕:日日夜夜。内热:内心急躁而炽热。
  陇头:田间地头。此二句比喻诗人如饥似渴地思念唐宪宗。
  凄凉二句:因为困顿潦倒,看到初夏万物茂盛,更加自感凄凉。
  【翻译】
  写长歌把我的衣襟磨破,吟短诗使我的白发脱落。谒见秦王没有机缘,日夜焦虑我心中烦热。喝口壶中酒,聊以解渴,拔把垅头谷,暂充饥饿。四月将尽,千里大地一片绿色,自己却贫困潦倒,不由人感到凄凉难过。夜幕中峰峦起伏重叠,明亮的月光却只向谷底照射。我来来回回沿着石崖寻觅,可它又在高峰之外不可捉摸。自己终不得与其共事,歌成而头发早已变白。
  【赏析】
  开头二句紧扣诗题,有愁苦万分,悲歌不已的意思。“破”、“断”二字,用得很奇特,但也都入情入理。古人有“长歌当哭”的话,长歌当哭,泪洒胸怀,久而久之,那衣襟自然会破烂。杜甫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的诗句,人到烦恼之至,无计可施的时候,常常会下意识地搔爬头皮,白发越搔越稀。这首诗的“断”可能就是由杜甫诗中的“短”生发出来的。
  三、四句写进见“秦王”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内心更加郁闷,像是烈火中烧,炽热难熬。“秦王”当指唐宪宗。王琦说:“时天子居秦地,故以秦王为喻。”(《李长吉歌诗汇解》)李贺在世时,宪宗还能有所作为,曾采取削藩措施,重整朝政,史家有“中兴”之誉。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托希望的。他在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击之后,幻想他能像马周受知于唐太宗那样,直接去见皇帝,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五、六句具体描述诗人苦闷的心情与清贫的生活,与开头二句相照应、相补充。“渴饮壶中酒”,渴是“内热”的表现,饮酒的目的在于平息内热、消愁解闷;“饥拔陇头粟”,为求见“秦王”不惜忍饥挨饿,靠从地里拔粟充饥。


相关阅读
1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 【查看全文】

2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出自宋朝诗人李纲的作品《喜迁莺边城寒早》,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 【查看全文】

3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春题湖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 【查看全文】

4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九日闲居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 【查看全文】

5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唐朝诗人王白贞的古诗词作品《白鹿洞》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查看全文】

6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杨柳枝金缕毵毵碧瓦沟》,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