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出自宋朝诗人李纲的作品《喜迁莺·边城寒早》,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注释】
幸:指帝王驾临。澶渊:古代湖泊之名,也叫繁渊,故地在今河南濮阳县西。这里是指澶州郡,因澶渊得名。
恣骄虏:指恣意骄横的辽兵。甘泉丰草:甘美的泉水和丰茂的牧草。这句话是说辽兵入侵宋朝边境。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嘶:马鸣。
毡裘: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兽毛等制成的衣服。凌雪:冰雪。
云扰:像云一样地纷乱,比如社会动荡不安。
庙堂:指朝廷。折冲:折还敌方的战车,意谓抵御敌人。后亦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
坤维:指地的四角,即偏远的地方。江表:即江南。
叱:怒斥。
寇公:指当时的宰相寇准。
【翻译】
北方的边塞,寒冬来得早。横行的辽兵,入境侵扰。披着铁甲的战马在寒风中嘶吼,纷飞的大雪中到处是辽军的铁蹄毡袍,使我北国一片纷纷扰扰。朝廷无计退敌,欲逃往南方。多亏寇相国力捧众议,使皇上御驾亲征把辽兵征讨。
好一派雄伟气象!皇上的车驾迤逦上路,霓旌龙旗像云一样把我皇围绕在中央,大军直指澧渊城。旭日把禁军的金戈衬得寒光闪闪,彩云把皇帝的黄伞映得富丽堂皇,清冷的拂晓,大军渡过黄河。看到君王驾到,军民喜上眉梢,一箭射死敌将,大军喜气洋洋。敌人心怀恐惧,来书请求讲和,双方订立盟约,从此保我边疆。
【赏析】
“澶渊之盟距”钦宗时期已有一百多年了,已成为历史,但钦宗时金对宋的侵略无异于当年辽对宋的侵略。由于作者身边正在发生重蹈历史覆辙的事情,作者借咏史以讽喻现实。此词赞扬寇准力排众议,阻止迁都,主张抗战,并说服真宗亲征,使敌人退兵讲和,宋朝避免了一场覆灭之祸。作者以本朝故事,劝告皇帝。尽管作者的劝告并无成效,南宋依然屈辱求和,偏安偷生,但作者对真宗的讴歌却是真诚的。南宋王朝依然屈辱求和,但此词以古喻今,充分反映了作者坚持抗金的爱国热情。
上阕写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进犯中原,朝臣纷纷建议逃避,唯有寇准力劝真宗亲征,挽救了危局。
“边城寒早”描写边境自然气候的早寒,烘托战争威胁之严重。骄横恣肆的胡虏,竟敢远来侵占中国甘美的泉水,丰茂的草原,“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敌人的铁骑纵横,他们披着毡裘,冒着大雪,使一方国土受到敌人严重的骚扰。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
景德元年(1004年),辽兵大举入侵,“急书一夕凡五至”,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感到很为难。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曰“坤维”,即地角之意。不论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张放弃中原,包括汴京在内。把辽兵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真宗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真宗到澶渊南城,群臣畏敌,又请求圣驾就此驻扎,不再前进。又是寇准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真宗乃渡澶渊河(即“径渡大河清晓”),直达前军。
所以作者满怀热情地写道:“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亲行天讨”就是天子代表上天亲自讨伐有罪的人。此指抗击辽军。“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妾薄命叶落风不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 【查看全文】
2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出自唐朝诗人武则天的古诗词作品《如意娘》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查看全文】
3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一》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查看全文】
4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 【查看全文】
5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 【查看全文】
6 十年春,齐师伐我阅读答案_十年春,齐师伐我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十年春,齐师伐我出自春秋诗人左丘明的古诗作品《曹刿论战》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