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放歌行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注释】
⑴放歌行:古乐府旧题,常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
⑵永巷:汉代幽禁宫女妃嫔的地方。《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闭:封锁。一作“闲”。娉婷:漂亮多姿,美好。指美女。
⑶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也指妓院。此处属前意,指显贵人家的闺阁。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⑷通:表达。顾:看。
⑸著眼:即“着眼”,犹举目,入眼。
【翻译】
由于美女长期闭门不出,长期使得这座深宅高门空有一个美名。她并非不愿意卷起阁帘,显露容华,表达情意,只怕你没有眼力识别。
【赏析】
这两首诗都用宫女自诉的口气。第一首前两句:“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以“娉婷”点明宫女的美丽,也代指这位佳人。以“春风”,点出时节是芳春。这样妙丽的佳人,逢着这样美好的季节,原本应该生活得欢欣美满,可是恰恰相反,她被深锁在冷宫里面,长门永闭,一任外面花开花谢,春风吹不到她的身边,春天明媚的光景,对她全没有份儿。诗用一个“闭”,揭示她遭境的凄凉和内心的悲苦。第二句中的“青楼”,指代此女从前所住的处所,正因为当年她以美丽得名,才造成后来为姿容所“误”的后果。“长使”两字,无限辛酸,倘使当年没有如此绝世的芳容,也不致有此时这样冷落的处境。
第三四两句:“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写这位宫女自矜而又自重的心境,她想到过去也许对方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春风之面,因而很希望有个机会,不惜卷起珠帘,让君王亲自一顾,自己是否明艳如花,但转而一想,又只怕君主“着眼”仍未“分明”,还是得不到青睐,更由此引起新的哀怨。这两句中“不惜”和“怕”互相映照,“不惜”示宫女自怜之情,“怕”字点自珍之意,她虽然热盼对方的一顾,但又意识到过去之被弃置,正由于君王未着眼,未分明的缘故,这蓦然的一顾,不一定就能“着眼分明”。兴念及此,适才的炽热的心情,又顿然冰消瓦解了。
全诗借宫女失意的幽怨,托志士不遇的悲辛,表现才名往往误人,以致怀有绝代才华的有为之士,往往困顿在风尘之中,老死于蓬门之下,和宫女的禁闭深官,徘徊永巷一样,都有难通一顾之感;即便偶有时机,又因“着眼未明”,仍然有奋飞无路、恩遇无由之恨。诗中寄寓着“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的悲痛,虽有绚丽之情,但在委屈中以矜持自重作结,立言得体。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送韩都护还边》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查看全文】
2 血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血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种白蘘荷》,其古诗全文如下: 血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 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 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陈。 言甘中必苦, 【查看全文】
3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出自宋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西太但有樽中若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注释】 ⑹樽:酒杯 【查看全文】
4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慈乌夜啼》,其古诗全文如下: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 【查看全文】
5 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昔我游齐都》,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 【查看全文】
6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屯田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