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襄阳曲四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注释】
⑴襄阳曲: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八十五列于《杂歌谣辞·歌辞》。王琦云:“《襄阳曲》,即《襄阳乐》也,《旧唐书》:《襄阳乐》,宋随王诞所作也。延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其歌曰:‘潮发震阳来,暮至丈提宿。丈提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⑵白铜鞮:歌名。相传为梁武帝所制。一说为南朝童谣名,流行于襄阳一带。
【翻译】
在襄阳行乐之处,至今犹有人歌舞《白铜鞮》之曲。汉江之泽水回绕着江城,襄阳之花容月色实在是令人着迷。
【赏析】
这里的“白铜鞮”当指汉水在襄阳段的堤坝。这是襄阳群体娱乐的地方。江城被绿水环抱,襄阳的花,襄阳的月,真是迷人。这首诗展示出这样一个场景:在月圆花好的夜晚,人们在江水边的长堤上载歌载舞,多么热闹多么生动传情。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忘我地陶醉在其中。这一首第三句在格律上有“失粘”之嫌,说明李白写诗并不受格律的严格约束。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出自唐朝诗人袁中道的作品《夜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注释】 ①结:凝结 【翻译】 夜晚山中夜鸟突 【查看全文】
2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 【查看全文】
3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芳信为春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 【查看全文】
4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满江红暮雨初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 【查看全文】
5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出自汉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艳歌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 【查看全文】
6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出自唐朝诗人欧阳炯的作品《南乡子路入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