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0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出自唐朝诗人寒山的作品《杳杳寒山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释】
  ⑶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翻译】
  幽暗深远的寒山小路,孤独地矗立在溪水冰冷的山涧边上。经常有小鸟在啾啾地鸣叫,显得寂静的山野更加没有人气。湿润的山风扑面而来,雪花纷纷扬扬,堆积满了我的身子。每天看不到一丝阳光,搞得我过了一年又一年,都不知道春天到底有没有来过。
  【鉴赏】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他提出了用叠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使用叠字的效果,大抵象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山这首诗中的叠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叠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相关阅读
1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泊平江百花洲》,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 【查看全文】

2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出自宋朝诗人蔡松年的作品《鹧鸪天赏荷》,其古诗全文如下: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 【查看全文】

3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出自汉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上山采蘼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 【查看全文】

4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咏荆轲燕秦不两立》,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 【查看全文】

5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出自唐朝诗人高启的作品《春暮西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释】 1、满: 【查看全文】

6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