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6:50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出自宋朝诗人黄公绍的古诗作品《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释】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翻译】
  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独自还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
  【赏析】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与秋社,《统天万年历》云:“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这里指春社。每逢社日,妇女有停针线的习惯,《墨庄漫录》云:“唐宋妇人社日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张籍诗亦云:“今朝社日停针线”,此即诗人所本。诗人一开始就着意于远方的爱妻:在这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她一定会因思念异乡的丈夫而愁绪万端。由于诗人用春燕的成双反衬夫妻的分离,所以,不用细致的描写,一个忧伤憔悴的思妇的形象便如在眼前。“年年”二字下得尤其沉痛,它暗示读者,这对不幸的情侣已经历了长期的别离,今日的忧伤只不过是往昔的延续罢了!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此三句写诗人自身的寂寞,因和意中人凄凉的处境遥相呼应,更显得沉着动人。春日已过大半,自己却仍在乱山深处、溪桥之畔淹留,固守离愁之苦。“乱”字包含了诗人全部的况味,它既意味着身世的孤独,又象征着离愁的紊乱和深重。这样,词中的“乱山”就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同时也是惹起诗人愁思的情感化的产物,它的沉重与凄凉,使我们自然联想到词人精神上的压抑。


相关阅读
1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孤雁》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 【查看全文】

2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点绛唇伤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 【查看全文】

3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疏影咏荷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浦,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 【查看全文】

4 路旁见花发,似妾初嫁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路旁见花发,似妾初嫁时出自唐朝诗人刘驾的作品《弃妇回车在门前》,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旁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 【查看全文】

5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芙蓉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 【查看全文】

6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月十五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