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古诗作品《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
汀洲:水中小洲。
二十年句:南楼初建时期,刘过曾漫游武昌,过了一段“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的豪纵生活。南楼,指安远楼。
【翻译】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赏析】
刘过词能够在辛派阵营中占据重要一席,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些与辛弃疾豪纵恣肆之风相近的作品,还在于那些豪迈中颇显俊致的独特词风,正如刘熙载所说:“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艺概》)此词就是这么一首具有独特风格的词。
这是一首登临名作。作者借重过武昌南楼之机,感慨时事,抒写昔是今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词一起用了两个偶句,略点景物,写登楼之所见。但既无金碧楼台,也没写清嘉的山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而已。这里的“满”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底色”。细味这残芦满目、浅流如带的词境,不止气象萧瑟,而且写出了居高临下的眺望之感来,是统摄全篇的传神之笔。接下去,作者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以虚间实,别起波澜。
“二十年重过南楼”,一句里包含了多少感慨!二十年前,也就是安远楼落成不久,刘过离家赴试,曾在这里过了一段狂放不羁的生活。所谓“醉槌黄鹤楼,一掷赌百万。”(《湖学别苏召叟》)以及“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赠妓徐楚楚》),这就是他当年游踪的剪影。二十年过去了,可是以身许国的刘过却“四举无成,十年不调”,仍然一袭布衣。此时故地重经,而且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祸乱不远的时候,怎不令人凄然以悲呢?句中的“过”字点明此行不过是“解鞍少驻初程”的暂歇而已,并为下文伏线。“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随意转,极见工力。“未稳”上承“过”字,说明行色匆匆,钩锁紧密,见出文心之细。“能几日,又中秋”,意谓不消几天,中秋又来到了。一种时序催人的忧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无可奈何的叹喟都从这一个“又”字里泄露出来。三句迭用“犹”、“能”、“又”等虚字呼应提携,真能将词人灵魂的皱折淋漓尽致地揭示无余。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查看全文】
2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出自唐朝诗人卓文君的古诗作品《白头吟》第四段,其全文如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 【查看全文】
3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出自明朝诗人高启的作品《念奴娇策勋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 【查看全文】
4 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柳边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柳边楼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月中行和黄复庵》,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 【查看全文】
5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昭君怨赋松上鸥》,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倾忽然 【查看全文】
6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