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15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古诗作品《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注释】
  ⑴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⑵陈敬叟:刘克庄友人。字以庄,号月溪,建安人。
  ⑶霁华:月光皎洁。
  ⑷明发:黎明阳光散开。《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⑸物色:此指习俗风物。
  ⑹情味:犹情趣。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⑺浅画镜中眉:用张敞画眉事,表现夫妻恩爱。
  ⑻深:深情。
  ⑼市声: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宋苏舜元、苏舜钦《地动联句》:“坐骇市声死,立怖人足踦。”
  【翻译】
  元宵节的繁灯丽彩夺去了明月的光华,喧闹的戏鼓声一直响至天亮。习俗风情与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凉。
  像汉朝的张敞,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一起在楼中赏月,祈求天长地久。欢乐的人们渐渐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静,而我的心情却渐渐感到有些忧伤。
  【赏析】
  这是一首元宵观灯戏友感怀之佳作,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全词突出中年情怀与往昔的不同,抒写自己中年气衰、叹世事沧桑,和对友人和美夫妻生活的羡慕及自己生活的愁苦。上片写元宵夜晚灯火通明、锣鼓声不决的繁盛景象,景象不改,而自己则已入中年,情味自别,虽旷达如陈敬叟者亦不可免,衬托了作者自己的孤独。
  “繁灯”二句以繁灯夺去月光的大胆夸张的联想,彻夜的戏鼓声声,勾画了元宵夜热闹非常的喜庆场面。第一句写灯光之多与明亮,第二句写人们彻夜狂欢。形声兼备,概括力极强。“物色”二句辞意顿折,“物色同”、“情味别”形成物我、情景不谐和的反差。“中年”二字颇有无奈沧桑之感,作者感叹仕途险恶,虽元宵佳节景物依旧,却人近中年,已失掉青年时代的豪兴。
  下片换头转写闺情。“浅画眉”二句写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画新的眉样,共同在楼心深情地礼拜月亮,表示对吉日良宵的向往和期待。这里是悬想陈敬叟之妻在家画眉拜月,盼夫早归,而陈敬叟却留滞临安,当夜阑人静之时,亦不免愁肠渐生。题中云“戏”,便是指调侃友人夫妻恩爱,反衬自己的寂寞,暗寓着羡慕之情。结尾两句与开头两句相呼应,强化了主题,点出主旨:欢乐时,人们可暂时忘却忧伤,但当欢乐过后,孤寂之感便会重新萦绕心头,突出自己忧愁的心绪,昭示出盛筵必散的哲理,有感伤之味。这两句写出一种繁华过后是冷寂,欢乐终了入悲愁的情景与体验。一个“渐”字,慢慢道出作者委曲幽怨之情。
  全词层次分明,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有真实的人生体验,含蓄而有余味。


相关阅读
1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送给崔融的作品《送崔融》,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 【查看全文】

2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山鹧鸪词苦竹岭头秋月辉》,其古诗全文如下: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 【查看全文】

3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燕燕》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 【查看全文】

4 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出自唐朝诗人闾丘晓的作品《夜渡江舟人自相报》,其古诗全文如下: 舟人自相报,落日下芳潭。 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 水穷沧海畔,路尽小山南。 且喜 【查看全文】

5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空囊》,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 【查看全文】

6 远信不归空站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信不归空站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睡起惺忪强自支》,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惺松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