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36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瑶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⑴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⑵黄竹歌:逸诗,也作《黄竹诗》
  ⑶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翻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赏析】
  晚唐好几个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药,妄求长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这首诗便是讽刺求仙之虚妄。
  这首诗就是根据西王母与周穆王相约见面的传说来构思的。作者抓住西王母希望穆王“复来”、穆王也许诺复来这一点,虚构了一个西王母盼望穆王归来的情节:西王母推开雕镂彩饰的窗户,眺望东方,却不见穆王的踪迹,只听见《黄竹歌》声哀动大地。首句是仙境的绮丽风光,次句是人间的凄楚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个对比兼含着两层意思:一是隐喻作歌之人已死,唯其歌声徒留人间,仙境虽美,怎奈无缘得去,暗含着对求仙的讽刺;一是用《黄竹歌》诗意,暗示人民在挨饿受冻,而统治者却在追求长生不死,希图永远享受,寄寓着对统治者求仙的斥责。
  诗的末两句是写西王母不见穆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穆王所乘的八骏飞驰神速,一天能行三万里,如果要来,易如反掌,可是他为什么还没有如约前来呢?西王母盛情邀请穆王重来,穆王曾许诺重来,而且来也方便,乘上八骏瞬息就到,可是穆王却终究没有来,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然而,西王母却仍在开窗眺望殷切守候。这就表明西王母希望周穆王不死,可是这个希望终于落空了。即令仙人如西王母,也不能挽救周穆王于一死,则人间那些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然更是靠不住的了,不信求仙之虚妄而其虚妄自见。
  讽刺求仙,本来是颇费议论的主题,但此诗却不着一字议论。作者的用意,完全融化在西王母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构思极为巧妙。末句是西王母心中的问号,而不是由诗人直接提出的反诘之辞。因此,诗的讽刺虽然犀利尖刻,但表现方式却是委婉曲折的,不是直截了当的挖苦嘲笑。
  纪昀评此诗说:“尽言尽意矣,而以诘问之词吞吐出之,故尽而未尽”(《李义山诗集辑评》)。正是由于末两句不作正面指斥,所以此诗于明白酣畅中又具含蓄蕴藉之致,读之觉余味无穷。叶燮称“李商隐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可空百代”


相关阅读
1 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塞寒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 【查看全文】

2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出自唐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鹧鸪天代人赋》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 【查看全文】

3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凉州郊外游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 【查看全文】

4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出自唐朝诗人施肩吾的作品《秋夜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 【查看全文】

5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 【查看全文】

6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李都尉古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