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48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出自唐朝诗人沈期的古诗作品《杂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
  ①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为唐时边防要地,常戎兵于此。频年:连年。解兵:罢兵,撤兵。
  ②今春:今年,实指年年,与“频年”照应。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昨夜:实指夜夜。
  ③将:率领。 旗鼓:旗和鼓,军中表示号令之务。这里指代军队。 龙城:匈奴祭天之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翻译】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
  【赏析】
  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诗人类似“无题”的《杂诗》共有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一首诗除了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是思想上较为积极的一首,艺术上也颇具特色。
  首联叙事,交代背景: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至今没有止息。一种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颔联抒情,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宫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
  抒写至此,诗人意犹未尽,颈联又以含蓄有致的笔法进一步补足诗意。“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怎不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互文对举,共同形容“少妇”与“良人”。联系前面的“频年”、“长在”,可知所谓“今春”、“昨夜”只是举例式的写法。在“频年不解兵”的年代里,长期分离的夫妇又何止千千万万,他们是春春如此思念,夜夜这般伤怀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一联说闺中少妇和营中良人的相思。双方的离情别意之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就是末联所写的:“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将”是带领的意思。古代军队以旗鼓为号令,这里的“旗鼓”指代军队。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这里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一层意思,揭示出诗的主旨,感慨深沉。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更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从文气上看,一二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全诗以问句作结,越发显得言短意长,含蕴不尽。


相关阅读
1 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望江南重九遇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阳日,阴雨四效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 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 【查看全文】

2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飞观百余尺》,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 【查看全文】

3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出自唐朝诗人李隆基的作品《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 【查看全文】

4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临江仙寒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 【查看全文】

5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姑苏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 【查看全文】

6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