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03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洛阳女儿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注释】
  ⑴熏(xūn)香:用香料熏衣服
  ⑵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翻译】
  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学习舞蹈,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棱。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话。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鉴赏】
  随后,顺接上面的“自怜碧玉亲教舞”句意,迤逦而下,正面描写“洛阳女儿”在九微灯约光晕里,在雕花的连环形窗下,通宵达旦,歌舞不休。这里特别点染了灯花燃尽而扑窗乱飞的一个细节,暗示“洛阳女儿”通宵沉醉于狂歌狂舞中,直到天亮,九微灯才熄灭,这里以九微灯入诗,无异是把“洛阳女儿”与王母同化为一体了,从而为“洛阳女儿”披上了一层高贵的外衣。其富贵之相,借典故婉然传出。“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写“洛阳女儿”戏乐已毕,无暇练习曲子;打扮好了,依炉熏香而坐。“坐”字,仿佛见其慵懒之态和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下面又拓开一层,写“洛阳女儿”出入贵戚之家,奔走权门之内,虽语不涉讽,但讽意存焉。
  诗的最后两句为第二部分。诗人把笔锋猛地一转,描绘出一幅貌似孤立实则与上文融浃为一的越女浣纱的画面。美颇如玉的越国女子西施,在她未遇之时,身处贫贱地位,只好在江边漂洗罗纱。“谁怜”二字,一贯到底,造成快速的节奏和奔流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不遇者的深切同情。其中也不乏感愤不平之气。
  全诗描写了两种人物形象,一贵一贱,一奢靡,一穷困,各成独立的画面,却又相反相成地统一于全诗中。写法上,前一部分以繁笔铺张扬厉,穷形尽相;后一部分以简笔淡然点染,意到即止。一繁一简,繁简各宜。诗中有讽刺,有同情,有慨叹,而这又深深地隐蔽在文字背后。


相关阅读
1 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出自唐朝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春闺思袅袅城边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 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 【注释 【查看全文】

2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饮,无有后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饮,无有后艰出自于诗经作品《凫鹥》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凫鹥在泾,公尸在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公尸燕饮,福禄 【查看全文】

3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扶风豪士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 【查看全文】

4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 【查看全文】

5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 【查看全文】

6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