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59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⑥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⑦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⑧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⑨黄花:指菊花。《札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翻译】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通过环境和时令的烘托,表现了一番凄清的景象,并暗喻作者自己愁苦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出自唐朝诗人张孜的作品《雪诗长安大雪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 【查看全文】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二段,其全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查看全文】

3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纵笔北船不到米如珠》,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注释 【查看全文】

4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眉妩新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 【查看全文】

5 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挽词百姓归周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 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 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 心知死 【查看全文】

6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扶风豪士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