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05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出自宋朝代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①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②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③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④阑干:横斜,纵横交错。尽日:整日,整天。
  【翻译】
  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鉴赏】
  此词描绘颍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 “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 “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甚爱颍州西湖风光,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相关阅读
1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出自清朝诗人顾炎武的作品《秋山秋山复秋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已闻右甄 【查看全文】

2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出自宋朝诗人翁格的作品《暮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注释】 1、暮,晚,将尽。 2、莫:不要。 3、花 【查看全文】

3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自题金山画像》,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注释】 (1)金山画像: 【查看全文】

4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古诗词作品《登快阁》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 【查看全文】

5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送刘昱》,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 【查看全文】

6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征妇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