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翻译】
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共通之处。
【鉴赏】
“旧山虽在不关身”,也就是“家园好在尚留秦”。常诗既说到“长安”又说“留秦”,不免有重复之累;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达一层遗憾的意味,用字较洗炼。
“且向长安过暮春”与“且向长安过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家难回。常诗却把那原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割舍了那切实的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割舍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相情绪的刻画。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淳朴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象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具有形式美。“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从修辞角度看,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出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形象。
这里所写的美景,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小潺湲,就象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何等苦涩难堪的心情啊!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这种手法也为许多唐诗人所乐用。苏颋的“可惜东园树,无人也著花”(《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诗后联与苏、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写眼前景,乃是写想象回忆之境,境界较空灵;一是不用陈述语气,而出以设问,有一唱三叹之音。
《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而它所表现的情感,比常建诗更深细,更带普遍性,更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能在更大范围引起共鸣。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查看全文】
2 野竹攒石生,含仲映江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野竹攒石生,含仲映江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慈姥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竹攒石生,含仲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 【查看全文】
3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寄韬光禅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 【查看全文】
4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临路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 【查看全文】
5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 【查看全文】
6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