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关山月》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①无
【翻译】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鉴赏】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送应氏清时难屡得》,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 【查看全文】
2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出自唐朝诗人万楚的作品《五日观妓》,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 【查看全文】
3 商君列传翻译赏析_商君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商君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 他的先祖本来是姓姬的。 商鞅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刑名之学,为魏国相国公叔 【查看全文】
4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途经秦始皇墓》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注 【查看全文】
5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罗浮山父与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 【查看全文】
6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自宋朝诗人潘阆的作品《酒泉子长忆观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