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6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出自唐朝诗人韩翎的古诗作品《已凉》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注释】
  ⑴绣帘:一作“翠帘”。
  ⑵猩血:一作“猩色”,猩红色。屏风:一种用来遮挡和做隔断的东西。画折枝:一作“画柘枝”,指图绘花卉草木。
  ⑶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这里指草席。
  【翻译】
  翠绿的栏杆外绣帘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著花卉草木。八尺的龙须席上铺着锦绣被褥,天气已经凉了但还没到寒冷的时候。
  【鉴赏】
  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透过门前的阑干、当门的帘幕、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障碍,聚影在那张铺着龙须草席和织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房间结构安排所显示出的这种“深而曲”的层次,分明告诉读者这是一位贵家**的金闺绣户。布局以外,景物吸引读者视线的,是那斑驳陆离、秾艳夺目的色彩。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酝酿了合适的氛围。
  主人公始终未露面,她在做什么、想什么也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却不由得使人生发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感叹。面对这幅画图,主人公不可能不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思索,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门前帘幕低垂,簟席上增加被褥,表明暑热已退,秋凉刚降。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在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阵阵波澜。诗篇结尾用重笔点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时令变化,当然不会出于无意。配上床席、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的情怀,也就隐约可见了。
  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渲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味。这类命意曲折、用笔委婉的情诗,在唐人诗中还是不多见的。


相关阅读
1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江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 【查看全文】

2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 【查看全文】

3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湘月五湖旧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 【查看全文】

4 秋意浓,闲贮立、庭柯影里。好风襟袖先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意浓,闲贮立、庭柯影里。好风襟袖先知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四园竹浮云护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秋意浓,闲贮 【查看全文】

5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荆门浮舟望蜀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 【查看全文】

6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长信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翻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