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55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出自唐朝诗人权德舆的古诗作品《玉台体》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释】
  (1)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
  (2)铅华:指脂粉。
  (3)藁砧:丈夫的隐语。
  【翻译】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两种喜兆接连出现。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旬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蟢子飞也是喜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蟢子飞,据刘勰《新论》:“野人见蟢子飞,以为有喜乐之瑞。”诗人通过对两种喜兆的描写,把小女子那种急切、思念、惊喜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极为生动、传神,让人玩味。
  诗的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铅华,脂粉。莫是,莫不是。句意为:赶紧涂脂抹粉打扮一下吧,恐怕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藁砧,即稿砧,是丈夫的隐称。周祈《名义考》卷五:“古有罪者,席稿伏于椹(帖)上,以铁斩之。言稿椹则言铁矣,铁与夫同音,故隐语稿椹为夫也。”这女子见喜兆后的激动心态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是多么细致入微。
  然而这女子的丈夫回来没有?喜兆有没有应验?这位女子最终是欢喜还是失望?诗中并没有交代。诗人只是抓住了这女子思夫的一瞬间进行渲染,把这女子的思夫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未尽之意读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联想。
  这首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象“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上无法平静的涟漪。诗又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丈夫出门后,女主人公的处境、心思、生活情态如何,作者都未作说明,但从“铅华不可弃”的心理独白中,便有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


相关阅读
1 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出自宋朝诗人王炎午的作品《沁园春又是年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查看全文】

2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盟鸥》,其古诗全文如下: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 【查看全文】

3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 【查看全文】

4 还斗辛盘葱翠。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雁回潮尾。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还斗辛盘葱翠。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雁回潮尾。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解语花立春风雨中饯处静》,其古诗全文如下: 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 【查看全文】

5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出自魏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四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翻译】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 【查看全文】

6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