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古诗作品《春夕》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释】
⑸动:动辄、每每之意。经:一作“多”。绝:一作“别”。
⑹华发:白发。唯:一作“移”。满镜:一作“两鬓”。
⑺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翻译】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鉴赏】
上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相关阅读
1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出自宋朝诗人章谦亨的作品《浪淘沙云藏鹅湖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 【查看全文】
2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古诗作品《独不见》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 【查看全文】
3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咏怀古迹其四》,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 【查看全文】
4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临江仙孤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 【查看全文】
5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洛桥晚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 【查看全文】
6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