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出自唐朝诗人夏完淳的古诗作品《别云间》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注释】
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翻译】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赏析】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出自于诗经作品《草虫喓喓草虫》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 【查看全文】
2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寻常百种花齐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注释 【查看全文】
3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出自唐朝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 【查看全文】
4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岁暮和张常侍》,其古诗全文如下: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 阔哉秦穆 【查看全文】
5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沁园春孤馆灯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 【查看全文】
6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出自唐朝诗人唐庚的古诗作品《春归》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定何物,所至则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