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宿王昌龄隐居》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释】
1、松际:松树林中
2、微月:一丝丝的月光
【解说】
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
【鉴赏】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
相关阅读
1 丹青谁画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频看。更愁花变梨霙,又随梦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丹青谁画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频看。更愁花变梨霙,又随梦散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绛都春南楼坠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楼坠燕。又灯晕夜凉,疏帘空卷。叶吹暮喧,花露 【查看全文】
2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查看全文】
3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其古诗全文如下: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 【查看全文】
4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出自宋朝诗人章楶的作品《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 【查看全文】
5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昌谷北园新笋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 【查看全文】
6 听细语、琵琶幽怨。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听细语、琵琶幽怨。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倦寻芳坠瓶恨井》,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闭孤燕。寄别崔徽,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