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29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古诗词作品《泗州东城晚望》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注释】
  1、泗州:旧城在淮水边上,又称泗州临淮郡,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北,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已沉入洪泽湖
  2、渺渺:水远的样子
  3、白水:指淮河
  【解说】
  这是一首写景诗。画面的主色调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红大紫,也不是教人感伤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诗人从而抓住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特点,造成了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说:“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返,心亦吐纳。”
  【鉴赏】
  前两句着重写水。用了“渺渺”二字,既扣住了题目中“晚望”二字,又与后一句的“夕霏”呼应,然后托出淮水如带,同孤城屹立相映衬,构成了画面上动和静、纵和横的对比。舳舻的原意是船尾和船头,在这里指淮河上的行船。诗人可能是嫌全诗还缺少诉诸听觉之物,所以特意点出“人语”二字。这里的人语,不是嘈杂,不是喧哗,而是远远飘来的、若断若续的人语。它即使全诗的气氛不致于沉闷,又使境界更为静谧。唐代诗人卢纶《晚次鄂州》诗说“舟人夜语觉潮生”,为“舳舻”句的出处。


相关阅读
1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唐朝诗人徐锡麟的古诗词作品《出塞》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 【查看全文】

2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湘夫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查看全文】

3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唐朝诗人曹松的古诗作品《己亥岁》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 【查看全文】

4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 【查看全文】

5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出自宋朝诗人萧泰来的作品《霜天晓角千霜万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 【查看全文】

6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贺新郎夏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