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词作品《幽居初夏》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
1、箨龙:竹笋的异名。【出处】唐 卢仝 《寄男抱孙》诗:“箨龙正称寃,莫杀入汝口。”
2、木笔:木兰科植物,色泽鲜艳,花蕾紧凑,鳞毛整齐,芳香浓郁。紫玉兰有散风寒的功效,用于治鼻炎、降血压;紫玉兰又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和化工原料
【翻译】
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赏析】
从下句看,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而且,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细针密线,又不露痕迹。“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箨龙”已经过去“头番笋”,则林中定然留有许多还没有完全张开的嫩竹;“木笔”才开放“第一花”,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诗人展示给读者的是静止的竹和花,唤起读者想象的却是时时在生长变化的之中的动态的景物。
从章法看,这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章法十分严谨。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律诗中二联必分宽紧远近”,这就在严谨中又有变化。
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所以说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
相关阅读
1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出自清朝诗人邓廷桢的作品《酷相思百五佳期过也未》,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 【查看全文】
2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早秋山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 【查看全文】
3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出自宋朝诗人谢逸的作品《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 【查看全文】
4 农夫更苦辛,所以羡尔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农夫更苦辛,所以羡尔身出自唐朝诗人刘驾的作品《反贾客乐》,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言贾客乐,贾客多无墓。 行舟触风浪,尽入鱼腹去。 农夫更苦辛,所以羡尔身。 【注释】 ⑴贾( 【查看全文】
5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6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二》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