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②, 独上危楼凭曲阑③。
春岸绿时连梦泽④, 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 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⑤, 华堂⑥张与贵人看。
注释:
①岳阳楼:岳阳城西门楼。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为岳州刺史,常与文士登此楼赋诗,自此著名。
②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
③危楼:高楼。 凭:倚、靠。
④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⑤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⑥华堂:华丽的厅堂。 张:张挂。
翻译:
很早就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写作背景: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赏析:
作品的前四句中有三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宏伟阔大。 首句“岳阳城下水漫漫”中“漫漫”一词富于形象性。诗人《新乐府·海漫漫》:“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所以“漫漫”.一词给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
三、四句“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作了进二步的具体描绘。云梦泽是古代楚地七大泽之一,方圆八、九百里。洞庭春涨,既远连云梦,傍晚夕阳返照水面之处,又距长安不远,如此夸张洞庭湖壮阔的晚景,使读者对洞庭湖之宏大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同时这句话又暗用晋明帝(司马绍) “日远长安近”的典故。诗人看见夕阳返照之处,不由得想起了长安,想到自己由江州赶赴岳州,和长安又近了一步。所以这句诗表层意思是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洞庭晚景的壮阔,深层却寄寓着作者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试思水阔天长,大雁且飞渡不过,不得不频频落水休息人又何以轻易跨越?现在我们反过来看诗的第二句“独上危楼凭曲阑”,“独”既是实写,说他一个人登楼远眺,同时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感。所以他看到夕阳返照之处,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长安,听到猿啼,看到雁飞就感到世事的艰难。这几句都是见景生情,情寓景中,前后照应,既描绘了洞庭的阔大不凡,又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眷念京城的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障,张挂在豪奢的犬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或许可以使他们稍稍懂得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风波之苦。从而含蓄地抒发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相关阅读
1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之《花非花》花非花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词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①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 【查看全文】
3 《长相思·汴水流》鉴赏《长相思》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 《长相思汴水流》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有木诗八首选一首》赏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选一首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查看全文】
5 禅宗与白居易的闲适诗白居易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命真谛,参禅悟道中学习佛学义理,他通过大量的闲适诗佛理诗阐发感想。 中唐时,禅悦之风风靡士林,一大批文人领袖如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均与禅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望驿台》鉴赏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诗鉴赏: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其间,写下一组《使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