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
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相关阅读
1 你不知道的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晚年官至太子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诗《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原文翻译及鉴赏《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作者同元稹的交情之深。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唐诗《上阳白发人》原文鉴赏《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 【查看全文】
4 吟诵:白居易《长恨歌》七言的歌行当然最有名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可是《长恨歌》太长了,我们只读其中的一段,就是读玄宗到四川以后吧: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 【查看全文】
5 杨柳枝词 白居易《杨柳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词》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买花》鉴赏买 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 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 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 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 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 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 移来色如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