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②泗水:源于山东省泗水县,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译文1:
汴水长流啊,泗水长流,流到古老的瓜洲渡口,远远望去,江南群山那默默的点头,仿佛凝聚着无限的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何时才有个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只有人倚楼。
译文2:
汴河之水静静淌
泗河之水默默流
汇合在瓜州古渡
荡着漩涡汤汤东去
更远处
江南的山峰从雾中冒出
我遥远的思念
我深沉的怨尤
直到我们重聚
我的抑郁不会结束
此刻
月光下有一个人独伫
译文3:
汴水流入泗水,泗水又在瓜洲流入长江……这无穷无尽的流水正像我无边的愁绪,而我无边的愁绪,又像那江南的座座青山,数说不清。
情思悠悠,离恨悠悠,惟有等到远方亲人归来,我的离愁别恨才能消除。我从日出东南隅一直等到月上柳梢头,在凄清的月色中,倚栏远望,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汴水与泗水是古代淮河下游两条最大的支流。瓜洲:在江苏扬州市南长江北岸。瓜洲本为江中沙洲,状如瓜字。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
长相思是词牌名。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的“长相思”,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句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用了兴的表现方法,用流水和高山引出思念情怀。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念之情的深长和凝重。词人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也就是直抒胸臆。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用叠字叠韵“悠悠” 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的郁闷罢了。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练习
1.这首词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词的上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运用有什么好处?
答案
1.直抒胸臆。比兴的手法。用流水和高山引出思念情怀。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念之情的深长和凝重。
2. 频用叠字叠韵。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相关阅读
1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赏析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来赏析下白居易的忆江南诗词吧!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听弹湘妃怨》《听弹湘妃怨》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 【查看全文】
3 夜雪白居易全诗赏析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夜雪翻译: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鉴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及赏析《忆江南》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 【查看全文】
6 池上 白居易池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 【查看全文】